居民对风险和未来的预期高度不确定,消费行为变得很谨慎,这种心理具有扩散效应,中低收入群体受影响较大,拉低边际消费倾向
增值税留抵退税在账务上按冲减收入处理,4月国内增值税收入录得负值,扣除留抵退税因素后,当月财政收入仍下降,显示疫情冲击对财政收入产生冲击
增值税留抵退税在财务上通过冲减收入处理,导致4月全国财政收入同比锐减41.3%,扣除留抵退税因素后下降5.9%;4月以来加紧小微企业退税,中型、大型企业存量留抵税款退还分别提前至4月、6月开始
下一步既要下更大力气抓好已出台政策落实,靠前安排、加快节奏,力争在上半年大头落地,尽快形成实物工作量,也要抓紧谋划增量政策工具;长三角货车流量降幅持续收窄,涉疫重点地区收费站、服务区全部开通
4月主要增长指标全线回落,调查失业率创2020年3月以来最高,疫情冲击最严重的时期或已结束,但经济内生动力仍然不足
全球需求增长减慢、疫情干扰跨境运输、防疫措施、国际局势不明朗等因素拖累本地经济增长
京东集团首席经济学家沈建光称,在疫情受控、经济开放时发消费券效果最佳,可设计差异化消费券组合,获取财政拉动消费的最大效益
4月消费呈现食品、药品等必需品增长稳定,可选消费和升级类消费大降的态势;当月网上消费同比下降,供应链中断拖累汽车消费降幅扩大到31.6%
41个工业大类行业中,不到一半行业增加值保持增长,其中制造业低于工业总体水平,主要受汽车等装备制造业下降拖累;统计局称,下阶段随着疫情得到控制,交通物流逐步打通,生产循环改善,尤其是减税降费、助企纾困政策持续发力,将推动工业生产持续恢复
前四个月制造业投资对全部投资贡献率为42.5%,统计局称,近期部分地区受疫情影响投资受到了一定制约,但从先行指标看,投资持续增长有较好支撑
31个大城市、16—24岁人口调查失业率均创有历史数据以来最高,当月新增就业人数连续两个月同比下降
疫情对地方财政收入确有冲击,但4月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带来的减收更明显,温州4月增值税收入为-17.5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不包含转移支付,地方财力受影响程度远小于财政收入的降幅
各项失业保险稳就业政策预计释放4500亿元红利,包括阶段性降低失业和工伤保险费率,对餐饮等五个特困行业缓缴社保费,提高中小微企业稳岗返还比例,加大职业培训等补贴力度等
新冠疫情冲击以及1.5万亿元大规模留抵退税政策实施,在短期内进一步加剧财政收支矛盾
部分食品价格涨幅扩大,加之能源价格上涨较快,拉动CPI同比五个月来首度超过2%;高基数叠加内需不振,拖累PPI同比增速继续放缓,但环比仍然上涨
包括4月退到145.2万户纳税人账户上的8015亿元增值税留抵退税款和一季度继续实施的此前出台的留抵退税老政策退税1233亿元;部分退税资金来自央行结存利润,2022年以来已累计上缴8000亿元,相当于降准0.4个百分点
目前发放消费券的城市数量少于2020年发券高峰期,但部分城市发放金额较高;除了餐饮、零售、文旅等领域,一些地方还安排大规模补贴刺激汽车、家电及住房相关消费,对低收入者的补助仍然很少
疫情推高部分食品价格,油价上涨持续传导,推动4月CPI同比上行;高基数和国内需求走弱,拖累PPI同比持持回落
人员及供应链挑战为当前在华美企的最大担忧,决定减少、推迟在华投资计划的美国企业均占到26%
受海外生产逐渐恢复、国内疫情导致生产、物流不畅等因素影响,4月出口明显走弱,对主要经济体出口增速均有回落,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同比下降
负责条法司、关税司、资产管理司、离退休干部局、PPP中心等,此前主要履历均在财政系统,任职于预算司、社保司、资环司、地方专员办等司局
4月疫情对物流和供应链的扰动加大,影响工业和出口增速,消费降幅扩大,投资受影响程度相对较小,基建投资或成亮点
均衡性转移支付旨在促进各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此次修订用流入或流出人口替代外来人口,作为资金分配公式的参数之一,资金分配整体倾向人口较多的中西部地区,人口净流出省份获得此类转移支付资金金额或下降
越南、印度尼西亚等东南亚国家出口同比增速明显加快,分析认为这与疫情缓和、复工复产后订单回流有关
6月底前未发行完新增专项债的,应于三季度完成剩余额度的发行扫尾工作,此前的要求是9月底前发行完毕;前四月累计发行新增专项债1.4万亿元,占全年新增限额的38.4%
##########